为什么说巨头的折戟是独立站的巨大商机?

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之路困难重重,“出身”和“基因”不再是资本或依靠,而或沦为群攻的对象。并不是因为产品不够好,而是因为巨头的威胁太大,已经触及到国际大佬们的蛋糕,从而惹来了“绞杀”。

但对于中小企业和跨境电商独立站来说,这其实是个巨大的商机。

因为封杀,世界更相信国货质量

虽以美国为首的封杀令,给华为带来了巨大伤害,但无疑也告诉全世界,美国惧怕华为、惧怕华为的技术与质量。从“代工贴牌”到“自主品牌”,从流水线加工到人工智能,中国产品早已完成了质的飞跃。

onlypay从大数据反馈和分析可得知,独立站的一大痛点并不是产品质量比不过海外品牌,而是产品在海外的认知度不够。提几点小建议:可以在独立站上发布品牌故事,再转载一波到各大社媒平台上,获得关注与流量;优化独立站视觉,并引导告诉客户怎么选购,初次选购怎么买;有条件的可以联名个人艺术家和设计师,打造更为个性的产品。

在海外的巨头们因优质的产品对当地有巨大影响力,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严格审视,而中小创业者目标小,只要找到适当的空间和方式,产品就能快速打入当地市场。

巨头未必比中小卖家更懂海外市场

面对着开放的国际市场,完全照搬中国模式的巨头们,似乎有严重的水土不服。中国巨头们出海多年,营销重点已经从工具型产品过渡到了内容消费,却很可能会牵扯到文化宗教、地缘问题、当地政策等诸多敏感因素。出海也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。

在有些国家风靡一时的产品,在有的国家可能遭遇用户抵制,甚至违反当地法律巨头之所以容易水土不服,是因为出海前他们的品牌调性和规则就制定好了,难以融入当地文化,又或触碰到禁区。

但中小企业的出海则灵活许多,甚至可以视作一场品牌塑造的过程。如果你拿个“三无”产品,贴个商标或logo,就算做一个品牌,那会给市场打得头破血流,所谓出海,也是品牌融入当地的过程。在做品牌以及出海之前,决策者要想清楚,要给商品赋予什么?要建立什么样的品牌形象?独立站之所以会火就是因为它灵活自由的打法,与其在亚马逊上被动的做品牌,不如主动出击。

独立站是大势所趋

2020年以来,独立站在防疫物资爆单之余,其他品类卖家也应声鹊起。在传统外贸下行、第三方平台卖家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的时期,独立站订单的增长速度几乎飞起。

独立站的优势在于可积累自己的用户,通过持续的重复营销和交叉销售,直接和用户沟通,持续的优化产品和打磨品牌,并且规则少,成本低。

收款建议

而在出海交易的终端,选择onlypay进行收款将事半功倍,不仅支持VISA,MASTER,JCB等多种信用卡,还支持东南亚多国本地钱包支付,支持上线建站平台插件对接方式,仅需简单安装即可使用。相信能够让商家们出海更容易,收款更简单。